目前分類:新聞 雜誌 心得分享 (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1天能吃幾顆蛋?瘦子不怕高血脂?吃素能控制膽固醇?關於膽固醇的林林總總,所有疑問為你一次解答。

說到膽固醇,許多人如臨大敵,恨不得將它斬草除根;但適當膽固醇是人體必需,哪些觀念正確、哪些是迷思?

迷思① 瘦的人膽固醇不會有問題?

不一定。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趙函穎遇過一名38歲女性患者,身高160公分、體重46公斤,是標準的「瘦子」,但總膽固醇超過240mg/dL(標準<200mg/dL),壞膽固醇(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,LDL)也超標。

原來這名女子工作繁忙,三餐不定時,常以零食果腹,壓力來襲一口氣能吃掉10個菠蘿麵包、1盒馬卡龍,高油高糖飲食導致膽固醇、三酸甘油酯都亮紅燈,所幸經過飲食調整,1個月後總膽固醇便降至180幾mg/dL。

「膽固醇超標、心血管疾病不是胖子的專利,」趙函穎說,飲食不均、壓力大、家族遺傳,都可能讓膽固醇上升,纖瘦的人也可能動脈硬化、血液濃稠,台語俗稱「血油」高。

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主任蔡玲貞也表示,肥胖只是危險因素之一。肥胖的人可能食量大、無定時定量、少運動或代謝變差,相對吃到高油、高飽和脂肪、高糖食物機會大,血脂肪跟著高,多餘熱量會轉變成脂肪囤積身體,才會讓人直覺胖的人膽固醇較高。

如果均衡飲食、清淡且多青菜、規律運動,可能整體吃的量較多,這樣健康的飲食,胖的人血脂肪不見得比瘦的人高。

迷思② 不用吃藥,吃保健食品就能降膽固醇?

蔡玲貞指出,已通過衛福部健康食品字號、可降血脂的食物包括:紅麴、燕麥、綠茶、低糖高纖豆漿、番茄汁等。趙函穎也指出,證據顯示紅麴和納豆相關保健食品有助降低壞膽固醇,其他還有像是紅蚯蚓酵素、大蒜精等。

若血脂肪略高,蔡玲貞鼓勵先改變生活型態。如需服用降血脂藥,應遵從醫囑,因為藥物經過毒性和臨床試驗,能確保劑量和藥效;保健食品較無法確認來源安全性及有效劑量。

趙函穎則認為,透過飲食、生活習慣調整和運動,讓問題從根源解決,當膽固醇回到正常值,才建議和醫生討論是否停藥,並使用保健食品。她提醒,若光吃保健食品,平常大魚大肉,膽固醇不僅不會降,甚至可能不降反升。

迷思③ 吃蛋會增加膽固醇,應該少吃?

美國舊版飲食指南建議每天膽固醇攝取量上限300毫克,而1顆蛋的膽固醇就有260毫克,每日最多只能吃1顆蛋。但最新的飲食指南已取消膽固醇攝取上限,原因是人體的膽固醇有7~8成是自行合成,只有2~3成從飲食而來。(推薦閱讀:膽固醇高就不能吃蛋?

 

此外,蛋含有9種必需胺基酸和卵磷脂,可以幫助合成好膽固醇,而且軟嫩易吞嚥,是高營養價值的食物。儘管如此,並非人人都能無上限的吃蛋,若原本就有膽固醇過高、高血脂症,還是不宜吃太多蛋;但蔡玲貞也會評估平常飲食量,如果病患咀嚼能力差或吃素,即使壞膽固醇略高,一天還是可以吃2顆蛋。

即便是血脂肪正常的健康人,趙函穎提醒,如果一天吃2~3顆蛋,那麼紅肉、肥肉、雞皮、鴨皮、炸物、精緻澱粉等容易使壞膽固醇、三酸甘油酯增加的食物就要減少,平常要增加膳食纖維量,否則總膽固醇還是會增加。

迷思④吃素有助控制膽固醇?

吃對素食,確實能降膽固醇,除了植物不含膽固醇,還有豐富纖維,植化素還能抗氧化,降低發生心血管疾病,「但吃錯就沒有幫助,過度加工的素食品,經過油炸、加大量的糖,反而會讓血脂肪上升,」蔡玲貞說。(推薦閱讀:不吃肉,膽固醇仍升高 醫師點出關鍵原因

趙函穎提醒,很多素食品是精緻澱粉製成的麵製品,有時為了增加口感還會添加勾芡或糖醋,即便豆製品有助降低壞膽固醇,但如果經過油炸,例如豆皮,就變成隱藏的地雷。

營養師推薦,純蔬食,只用清水汆燙加些許好油,如橄欖油、苦茶油,多吃原型蔬果,類似地中海飲食,才能真正幫助控制血脂肪。

網址: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80345
心得:膽固醇一直是許多人想避開的東西,文章內提到幾個關於膽固醇的迷思,例如吃保健食品就能將低膽固醇、吃蛋會增加膽固醇、吃素能控制膽固醇等,看完文章才知道原來關於膽固醇有這麼多迷思,但還是吃純蔬食、原型蔬果及些許好油,才能真正控制血脂肪。

文章標籤

嘉友喜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果逛美國超市,你會在貨架上看到蛋白質餅乾、蛋白質飲料,甚至加入蛋白質的早餐穀片、含膠原蛋白的冷泡咖啡等等,美國消費市場擁戴蛋白質的程度,網路媒體Quartz形容為「不健康的熱愛」,因為美國人吃下肚的蛋白質,已經遠超過必需的攝取量。


台灣、美國蛋白質攝取都過量
美國對健康成人的蛋白質攝取量建議,女性為每日46克,男性則是56克,這是多少呢?1杯切碎的雞肉,蛋白質就有44克、1杯豆腐也有22克,再加上乳製品、堅果等其他蛋白質來源,其實一般正常飲食,幾乎沒有蛋白質不足的問題。

但在生酮、低醣、高蛋白等減重趨勢推波助瀾下,目前美國成人每天平均吃下100克蛋白質,幾乎是建議量的兩倍。根據國健署2018年公布的資料,台灣蛋白質攝取也過量,19~64歲成人中,有53%的人每日攝取的豆魚蛋肉超過建議量。

蛋白質過多危險嗎?
簡單來說,確實有可能。科學研究發現高蛋白飲食和高膽固醇、高心血管風險、癌症風險、腎臟疾病、腎結石等都有關聯,甚至有研究認為高蛋白飲食反而使體重增加,這也和目前靠蛋白質減重的思維相反。

美國人蛋白質攝取佔一天總熱量的平均比例是15%,還在營養與飲食學會(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)的安全範圍內(上限為35%),但不少專家都認為,如果不是運動員,一般人佔比接近10%比較恰當。

就算你的蛋白質攝取量還沒到危險程度,另一個可能是,它根本派不上用場。


不是所有蛋白質都會長肌肉
《紐約時報》引述專家說法,表示人體能運用的蛋白質有限,「人體每餐只能消化並吸收一定總量的蛋白質,大約是20到40克,」美國註冊營養師懷特(Jim White)表示,「大家以為吃下大量蛋白質,它就會變成神奇的子彈,可以減重、塑身、養出肌肉──但這些都沒有被證實。」

「你可以每天吃下300克蛋白質,但不代表你的肌肉就會比每天吃120克蛋白質的人多」懷特強調。

  


蛋白質怎麼吃最好?
如果真的打算採取高蛋白質飲食,這些方法能讓你吃得更健康:

1. 先諮詢醫師,尤其是腎臟病患者,釐清目前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攝取高蛋白質。

2. 選擇較健康的蛋白質來源,包括低脂乳品、魚、堅果、豆類,瘦肉。避開高度加工與含大量飽和脂肪的食物。

3. 把蛋白質攝取量平均分配在一日三餐。

4. 仍然要大量攝取蔬菜、水果、纖維質,好維持均衡飲食,地中海飲食也是專家較推薦的飲食方式。

確實有研究證實蛋白質對減重、建立肌肉有短期效果,但為了更長遠的未來,均衡、多樣化的飲食,永遠是維護健康的不二法門

網址: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79889
心得:現今社會健身是一個常見的潮流,人們會為了讓自己身體變好而去健身,同時蛋白質的攝取也是這些健身愛好者的一大課題。但在攝取的同時,也要隨時注意自己的攝取量是否已經足夠了,多餘的攝取對於身體造成的傷害相當大,千萬不要為了健身而傷了身體,這樣子可是本末倒置喔!

文章標籤

嘉友喜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疲勞是累積的。東京疲勞睡眠診所院長?本修身在所著的《隱性疲勞》中指出,在疲勞的第一階段人會開始倦怠、提不起勁,即使休息、充電也無法提振精神;第二階段則是昏昏欲睡,無法集中注意力,因為腦中超過數千個腦細胞必須合作,但重複性地集中使用同一個迴路,大腦不斷出現催促身體休息的訊息。

文章標籤

嘉友喜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對於有瘦身需求的朋友來說,日常飲食怎麼吃,才能瘦的健康勻稱,一直是許多人好奇的課題。網路上就有不少網友分享,自己是靠著早餐、午餐吃飽,晚餐禁食不吃的方式來減肥,但這樣的方式真的可行嗎?難道晚上有運動習慣的朋友,就只能忍耐,餓著肚子運動嗎?且聽專業營養師怎麼說!

文章標籤

嘉友喜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OK or NG? 2018 最新髮型趨勢你要知

2017年短髮熱潮吹得正盛,這般熱潮更帶到2018。其實除了一味剪短頭髮,踏入新的一年,想轉換形象的話,可試試這幾款on trend 髮型:時尚愛美的你可以試試自然隨性的Wob (Wavy bob)頭,自問型格的你可試不規則瀏海 (choppy bangs),喜歡展現可愛一面的話就嘗試雙丸子頭。至於有些開始過時和難carry 的髮型,還是不要試了,快看看自己有沒有「中招」?

 

2018 OUT 髮型

1.空氣瀏海

多得韓劇女主角的加持,空氣瀏海一度令不少女生著迷。本身空氣瀏海主打微透額頭的清新感覺,但其實需要花很多時間打理。如果本身髮質較幼細更是不宜嘗試,因為未到黃昏時就會變成「稀疏瀏海」。

而且要留空氣瀏海,需要保持瀏海的自然感的弧度,這個弧度在視覺上能令臉型變場得更飽滿,是這個髮型的重點,所以弧度一定要做足。假若沒有弧度,就會變成「barcode 瀏海」,絕對會出事!

2. 丸子頭

雖然丸子頭可愛度十足,但高扎丸子頭束起頭髮時往往過緊,髮頂不夠蓬鬆。頭髮all back 全部梳到後面亦令臉部輪廓表露無遺,未能有修飾臉部輪廓作用。
如果丸子頭的髮髻太大,容易顯老;太靠近頭頂的話,又會很像道姑。緊貼頭皮的髮頂亦容易暴露出額頭窄的小缺點。

3. 中間分界髮型

很多圓臉女生以為中間分界髮型可以遮「包包面」,其實中間整齊的分界正正是圓臉女生最NG的髮型,因為會使臉部顯得更圓,令人更易將視線集中在臉部。
方形臉和長形臉的女生亦不宜選擇中分髮型,因為會令其他人的視線更集中於臉部中間直線的位置,看起來分別會顯得更有菱角和更長。而且中分髮型容易欠缺空氣蓬鬆感,更易顯出老態。


2018 OK 髮型

1. Wob 頭

Wob 頭指wavy bob 頭,是帶有波浪弧度的Bob & Lob 頭。重點是令頭髮線條保持蓬鬆,營造自然隨性的慵懶感覺。
Wob 頭容易打理之餘,亦可變化出不同款式,更有修飾面形功效。可以配合留側分瀏海,並把一邊頭?別在耳後,令臉形顯瘦,突出五官。

2. 雙丸子頭

雙丸子頭是「減齡神器」,將雙丸子頭梳成為不對稱的側分髮型,顯得更可愛,再留出一些小碎髮,令外表顯得更青春,同時增添時尚感。
不想梳起住全部頭髮的話,可以只梳部份頭髮作雙丸子頭,重點要將頭髮變得更有蓬鬆感,將頭髮盤好之後,然後微微將丸子拉鬆,令整個造型更加隨性自然。

3. 不規則瀏海

近年髮型趨勢流行將瀏海變出不同造型,自問大膽又對自己臉部輪廓有信心的你可以一試。只需將瀏海不規則地剪短,並加強層次感的變化,就已經大功告成。
剪了不規則瀏海可以令臉型更立體,感覺俐落可愛。但除了臉部較寬的女生不宜嘗試,連額頭較寬、眉毛本身較稀疏、或者髮質過差的人,如果瀏海剪得太短,且強調有層次感的話,容易令見臉顯得更大。

文章來源:
https://www.elle.com.hk/beauty_and_health/hair/2018-hairstyle-trend

心得:
女生髮型其實比男生更容易多變,髮型也是門學問,不同的髮型以及不一樣綁頭髮的方式,都能讓女生有不一樣嶄新的樣貌。而每一年都有當年流行的髮型,也不一定是過時,有些髮型不是每個女生都能詮釋起來,也要看有沒有符合自己的臉型。

文章標籤

嘉友喜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增加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的腦部所需營養,預防大腦老化

進行「蒲郡研究」時,大澤教授等學者對實驗對象做了問卷調查,大部分都回答「精神和身體都更有活力了」。到底是什麼讓精神更有活力呢?大澤教授有了這樣的疑惑,並把焦點放在血液中名為BDN(brain-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)的物質上。

文章標籤

嘉友喜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7-10-20 健康醫療網/記者郭庚儒報導



妳用什麼方法避孕?國內最新調查,女性最常使用避孕方式是保險套,而認為口服避孕藥有許多副作用。醫師強調,保險套避孕效果非百分之百,僅95%,正確避孕觀念應使用保險套,並搭配口服避孕藥;而口服避孕藥的效果可達99%,還能改善經血量多、經痛、青春痘及水腫,並降低卵巢癌、子宮內膜癌發生機率。




文章標籤

嘉友喜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